植物油脂系脫模劑是一種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間的功能性物質,具有耐化學性,在與不同樹脂的化學成份(特別是苯乙烯和胺類)接觸時不被溶解。還有耐熱及應力性能,不易分解或磨損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轉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,不妨礙噴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。
首先咱們來了解下植物油脂系脫模劑的具體作用原理:
1、極性化學鍵與模具表面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再生力的吸附型薄膜。
2、聚硅氧烷中的硅氧鍵可視為弱偶極子(Si+-O-),當脫模劑在模具表面鋪展成單取向排列時,分子采取*的伸展鏈構型。
3、自由表面被烷基以密集堆積方式覆蓋,脫模能力隨烷基密度而遞增;但當烷基占有較大空間位阻時,伸展構型受到限制,脫模能力又會降低。
4、其分子量大小和粘度也與脫模能力相關,分子量小時,鋪展性好,但耐熱能力差。
植物油脂系脫模劑一般都以助劑形式通過混煉進入膠料并分散其中。在硫化時部分遷移到表面,形成薄薄的隔離層。因而無須逐一把該產品涂刷在模腔表面。而且,隔離膜不會脫落下來,留下模垢。這樣對模具保養有利,同時也給模壓操作帶來了方便。另外,還有助于膠料的流動,減少由分子內摩擦引起的生熱。
建議直接使用效果更好,若為了降低成本建議稀釋比例為1:1,即1公斤溶劑加入1公斤水進行充分稀釋。亦可根據現場制作過程調整釋釋比例,請務必做現場測試后再作調整,稀釋比例應以實際應用效果為依據,并核算成本;請邊稀釋邊攪拌,待充分溶解后才可使用,否則會影響脫模效果。如果是新模具,為確保離劑與模具之間具有良好的結合效果,要待模具*固化后才可以使用。對于玻璃纖維及環氧的模具在使用之前要根據生產者的建議確保其*固化。